• 黎明前的曙光?国内马拉松多久走出至暗时刻

    佚名生活资讯人气:795时间:2020-03-26 03:50:12

    3月22日,成都“双遗”马拉松健康跑在成都市都江堰市青城山鸣枪起跑。在全国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趋于稳定的阶段,这场比赛的成功开赛被跑圈人士认为是中国马拉松开始恢复办赛的信号。

    对于跑者们而言,在家中按捺近两个月之后,能够在青城山进行这样一场户外运动,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虽然只有短短几公里的距离,而且参赛选手和工作人员均需要出示健康相关证明,佩戴口罩、通过体温检测后入场,起跑采用分区分时发令起跑等等措施,但是因为疫情而被搁浅的马拉松行业看到了一丝曙光

    3月22日,成都双遗健康跑开赛

    如今,马拉松运动已成为大众参与全民健身最直接的途径之一,相关赛事日益增多,几乎覆盖全年。每年三月,也是马拉松比赛从短暂“休眠”走向遍地开花的起始。中国田径协会公布的2018年中国马拉松大数据显示,当年3月,国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共举办了近120场800人以上规模相关赛事。

    “因为赛事无法如期举行,导致部分赛事运营公司缺乏现金流,出现较大经济压力,部分刚刚进入马拉松行业的新公司,这种压力会更明显。这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马拉松产业是一个挑战。”相关人士表明。

    疫情或许是一场马拉松行业的强行退烧剂,日益蓬勃发展的马拉松行业,由于技术门槛低,专业人才流动性大,从而导致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新入场者不断,行业竞争极度激烈,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性质的恶性竞争。

    作为既有参与性,又具有观赏性的体育赛事,马拉松在一个城市的传播力度远比其他体育赛事的影响力要大,商业价值的挖掘也更加深入。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搁置了比赛,同时也阻断了商业活动的进行,不少运营公司的持续经营迫在眉睫。

    疫情过后,国内的马拉松赛事一定会将迎来举办高峰,上半年的积压的赛事将于下半年重合,市场资源的竞争将异常激烈。相关人士分析,在激烈竞争下,对于各方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这不仅有利于推动行业提档升级,为跑者提供更优质的赛事体验,也有利于在竞争中,涌现出更多行业优秀公司。”

    诚然,在环境退坡之后,经营优秀的企业会渐渐浮现,在苟延残喘之下的满目狼疮,是否能够迎来所谓的报复式反弹却是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欧洲杯推迟了,奥运会近日也宣布推迟至2021年夏天,高盛集团估计,如果奥运会不能如期举行,所产生的直接损失以及日本国内消费损失将达到50亿美元。日本民间经济学家的预测更悲观一些,他们认为日本国内的整体经济损失将达到54.2-63.2亿美元。

    本站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至123456@qq.com (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 2020 星空影院

    电影

    剧集

    综艺

    动漫

    专题

    明星